首页

小妮原创调教

时间:2025-05-25 13:08:24 作者:《中国的毒蘑菇》在北京首发 记载509种毒蘑菇助力识别与预防 浏览量:52718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的毒蘑菇》5月23日下午在北京首发,新书图文并茂,记载8个中毒类型的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以及毒性待确定的蘑菇26种、中国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可为毒蘑菇的快速识别与预防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5月23日下午,《中国的毒蘑菇》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的毒蘑菇》由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陈作红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泰辉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毒控制室李海蛟研究员共同编著,该书基于5位作者数十年的真菌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以中毒案例、毒性成分及可靠文献为依据,涵盖中国毒蘑菇研究历史与现状、种类及其生态地理分布、标本采集和处理、形态特征与鉴定、中毒症状类型及其毒性成分、中毒诊断与治疗要点等内容。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致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首席专家孙承业研究员分别为新书作序。庄文颖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关于全面认知中国毒蘑菇的科普读物”,《中国的毒蘑菇》为普及毒蘑菇识别和开展蘑菇中毒防控救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孙承业表示,《中国的毒蘑菇》科学性强、内容系统全面,是从事毒蘑菇基础研究、中毒预防控制和临床救治的必备参考书。

  据介绍,《中国的毒蘑菇》具有地域广、种类多、内容新、类型全等特点,地域覆盖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种类记载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内容方面,作者独立或参与命名的新种106个,占全部种类的1/5;中毒类型涵盖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伤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光过敏性皮炎型及其他类型。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作红分享“毒蘑菇发现背后的故事”。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中国的毒蘑菇》出版方,科学出版社当天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举办新书发布会暨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为“菌物物语”论坛开幕致辞,多位专家学者随后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进行分享交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在集市上,各种老百姓自己种植或是从山林里采摘的蔬菜瓜果、自家腌制的咸菜以及具有民族风味的美食应有尽有。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罗婕 陈晨 云南澜沧报道)

官方出台新规 首次明确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标准和程序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院校教材是指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课堂和实习实训使用的教学用书,以及作为教材内容组成部分的教学材料(如教材的配套音视频资源、图册等)。

多国驻华使节共品“楚天好”茶 助力国际茶文化交流互鉴

欢迎仪式中,习武少年伴着鼓点跃步舞狮,随后是大小习武者们依次展示不同套路的少林功夫。拳风阵阵,剑影刀光,厅内一时间虎虎生威。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张红伟介绍,作为黄河岸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立足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传承黄河文化基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遗存,打造以河为源、宋韵彰显的“黄河明珠、八朝古都”,描绘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近年来,开封实施了宋都古城保护修缮工作,此间州桥及汴河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4.4公里城墙文化带基本贯通,“四厢二十坊”城市更新加快实施,打造黄河岸边的世界历史文化名都。为宣传弘扬黄河文化,还出版了《开封黄河文化丛书》《中华诗典·黄河卷》等文集,举办开封治理黄河系列成就展,开封黄河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

香港专家:香港社会已就基本法23条立法达成充分共识

“由于参展文物价值较高,高额的保证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北京海关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对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全面评估,为此次展览提供了驻场监管免保证金的担保模式,切实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确保此次展览顺利推进。”遇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